热门推荐

危险废物治理再升级!明确未来5年至2030年危险废物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与关键措施

2025/2/28 9:25:22    来源:清风未央

  近日,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未来五年至2030年危险废物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与关键措施。作为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配套文件,《意见》提出以信息化监管、填埋量管控、风险防控为核心抓手,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治理能力。以下为政策要点解读:
 
  一、目标蓝图:分阶段实现全过程管控
 
  《意见》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:
 
  2026年: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。
 
  2027年:所有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信息化监管全覆盖,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,利用处置能力显著提升。
 
  2030年: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%以内,环境风险全面受控,信息化监管体系完善。
 
  二、重点任务:严控填埋、优化处置、强化风险防控
 
  1. 严控填埋处置,推动源头减量
 
  限制直接填埋:通过强化监管,逐步限制可通过焚烧、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。
 
  占比控制:推动填埋处置量占产生总量的比值逐年下降,重点减少工业废盐、含砷废物等难处理类别的填埋。
 
  2. 医疗废物“平急两用”体系
 
  城市与偏远地区分类施策:城市区域确保集中处置能力,偏远地区采用“集中+就地处置”模式,推广“小箱进大箱”收集转运机制,并支持移动式处置设施应急使用。
 
  协同处置能力建设:鼓励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,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处置能力。
 
  3. 小微企业危废“应收尽收”
 
  网格化收集试点:深化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服务,明确试点单位的服务范围与废物种类,探索“反向填写电子联单”等便利化措施。
 
  就近处置原则:减少危险废物长距离转运,鼓励区域间共建共享处置设施,提升资源匹配效率。
 
  三、创新举措:技术驱动与制度优化
 
  信息化监管全覆盖:建设全国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,实现申报、备案、转移、处置全流程在线追溯,探索“三流合一”(废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)监管模式。
 
  循环经济试点:推进“无废集团”“无废园区”建设,支持废活性炭再生中心等资源化项目,简化“点对点”定向利用审批程序。
 
  环境责任保险:强制要求危险废物相关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,强化企业主体责任。
 
  四、保障机制:执法联动与社会共治
 
  联合执法高压态势: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、公安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、倾倒危险废物行为,并将举报纳入重奖范围。
 
  动态评估与规划: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评估危废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度,统筹规划区域处置设施建设。
 
  五、专家解读: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
 
  专家指出,《意见》通过优化处置结构、强化技术支撑,将促进危废处置企业向专业化、规模化转型。例如,区域性特殊类别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,有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企业,推动行业技术升级。
 
  结语
 
  《意见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危险废物治理进入精细化、智能化新阶段。从源头减量到末端管控,从技术升级到全民共治,这一系列举措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,为“美丽中国”建设提供坚实保障。
 
  编辑:环保365(转载请注明来源)
 
  所载内容、图片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,版权归原作者。若所转载的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处理。谢谢!

0条评论
畅所欲言,文明交流!
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
更多评论
评论 收藏 举报